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

返回列表
千里之“乐”会瓷都中国陶瓷和西方古典乐早在数千年前就曾携手共“舞”_NG·28(中国)南宫网站
发布者:小编发布时间:2024-03-29 02:06

  日前,在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李玮捷率领下,“地平线浪漫乐团”的数位中青年演奏家从黄浦江畔赶赴有“千年瓷都”之城的景德镇,在当地艺术职业大学小剧场,与陶瓷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徐辉,进行了一场题为“飞翔的瓷器——中国陶瓷艺术与中外音乐艺术的交融共生”的艺术对话。

  徐辉是宁波市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说,考古发现中国瓷器最早在九世纪前半叶就出现于非洲。在欧洲,中国瓷器于17世纪巴洛克时期前后进入繁盛时期,以至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就出现了力图仿制中国瓷器的热潮,每年约仿造30万件“青花瓷”。

  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留下文献表明,最细的瓷器是用江西所产的黏土制成的,它们被航运到欧洲各地,受到人们的珍爱。

  我国从唐代就开始接受包括音乐在内的西方文化艺术。仅中亚就有许多乐师、歌舞者留驻长安城内;西域曹国人曹保及其子善才都是蜚声唐朝艺林的琵琶名手;西域米国人米嘉荣更曾为唐朝廷供奉,是歌曲名家。这些乐舞元素在当时的陶瓷作品中也有展现,在西安中堡子村唐墓中就出土过类似的作品。

  无论是陶瓷艺术和音乐艺术,还是中国陶瓷和西方音乐,都是蕴含和沟通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李玮捷举例,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一座马家窑的葬墓中,出土了两件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原始社会时期内绘有乐舞图的彩陶盆,盆的内壁上部绘有相同的三组舞蹈图案,每组五人,牵手而舞;每组边上两人的外侧手臂都画成两条线,表示同样的摆动样子。他们服饰划一,动作整齐;头饰和尾饰的摆向说明舞者有着统一的韵律节奏。ng28(中国)网站如果在盆中注入水,就会出现人在泉边、池旁林木花丛中婆娑歌舞的景况,并且舞者与池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这些珍品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音乐艺术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统一和独特美感。

  徐辉也举例印证,在巴洛克时期著名画家乔治·纳普顿绘制并烧入瓷器的《第六男爵鲍彻·莱肖像》画中,虽然只见主人公鲍彻男爵正准备用一柄银勺往一只潘趣碗舀酒,但观众却可从中感觉男爵舞蹈般的手势和听到那酒入碗中的声响。如今,他和许多同行在创作时,常在贝多芬的壮伟旋律中获得力量,也常在莫扎特的优雅舞曲里把握节奏,并将它们“凝固”于瓷器画面。(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